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 李先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地镌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历史印记,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此外,它也积蓄了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巨大能量。正如《周易》所言,“万物有所生,而独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各个时期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根据不同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和更新。文化的传承使得文化得以延续,而对传统的创新则使其得以兴盛。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汲取其智慧与能量,结合历史经验和时代环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推动中华文明得到赓续和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不断更新的时代环境和最新的人类文明成果为依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时代特点和要求,对具有借鉴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进行改造。通过这一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开展全面现代化建设所做出的全局性战略部署。同时,它也为新时代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方法指导。

    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和自信自强意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了激发。这一进程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其内涵理念和本质要求都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当代中国从历史中走来,其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发展今天的中国,我们必须坚定地传承历史文化血脉,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滋养中华儿女,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时刻秉持文化传承精神,牢记文化传承使命。同时,实现中华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有机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中华儿女凝聚文化认同,坚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强力和自豪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文化魅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高质量传承和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拓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发展场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时代发展需求和不断涌现的精神文明成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改造和转化提供了指引。多元思想文化内容的丰富和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得到深化,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则改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形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带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和外在的元素得以完成自我改造和自我更新,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时代任务。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寻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原则和方向引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容得以适应时代特征,呈现出崭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其所蕴含的优秀精神基因和文化魅力得以充分展现,熠熠生辉。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独特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利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的认识。要高度自觉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有机结合,科学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发展态势,牢牢掌握以社会主义形式赓续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通过不断发掘和“焕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因素,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表达形式,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特点、满足群众实际发展需求的当代文化资源,实现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时代创造、人民需要和历史选择综合作用下的科学部署和正确道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实践场域。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下,要不断依据国情变化、时代特点和人民需求,制定相应的文化建设纲领和政策,促使中华文脉不断延续和发展,并成为能够始终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进文化,始终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历史文化支撑和精神文明支持,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

    [作者系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图景及实践方略研究(22BKS071);安徽省质量工程研究项目(2022jyxm801);2019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9A0939);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项目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补奖项目(sztsjh2019-10-27)的研究成果]

当前:B2版(2023年11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