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传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文明发展与育人质量。新时代要实现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必须严把大中小学教材质量关,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优质教材。而文化内容是教材的基础和根本,要在浩如烟海的文化中择取精华,秉持守正创新原则是关键。
兼收并蓄,包容有度,在坚守中创新
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它因和而贵,因不同而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因此,新时代教材建设应坚持和合而生,做到兼收并蓄,包容有度。正如《国语·郑语》史伯提出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是万物生长发展的根本,其之所以值得追求,关键就在于它能让万物生生不息。“和”的前提是认同差异,接纳不同,通过包容异质,获得新的滋养,“以他平他”致“和”;反之,“以同稗同”则“尽乃弃矣”,是谓“同则不继”。因此,新时代教材建设要兼收并蓄,为创新提供充足的养料。但“收”与“蓄”不是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毫无选择,没有限度的,而是要包容有度。“兼”“收”以“和”彰显着教材编写者的胸襟和学养,“包容”有“度”则体现出教材编写者的眼光与胆识,坚守和底线。如果只有兼收包容而无度必然导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教材建设中“包容”应坚守的“度”就是要扎实“民族根基”,促进“国际交融”,助力“创新发展”。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的民族性根基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独特的身份认同和集体特征,民族性是文化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特有传统、历史和生活方式的集合体;文化是民族性的表达,一个民族的文化代表了其特定的价值观、思想观念、艺术表现形式、宗教信仰等,通过这些文化元素,人们能够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这个民族的特有文化认同。可见,民族的独立与文化的独立息息相关。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失去了独立性,那么这个民族的独立也就会随之而消失。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是无法存续的。因此,教材建设必须夯实文化的民族性根基,保持其独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世代先哲圣贤的伟大智慧,蕴积着中华民族最深切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独立与自信的根基,是新时代教材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传承即介绍其源流与本质,超越即结合新的时代需求,进行新的解读和分析,使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有序升华,进而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
融汇世界先进文化,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融
民族与世界是一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概念,因为有了世界,才赋予了民族更多的意义。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当前社会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空间跨越与延伸都更为宽广。新时代教材建设必须放眼世界,洞察世界文化发展的先进性,使之与民族文化融会贯通。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也表明,只有开放容纳,才能创新发展。因此,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既要为学生提供中华民族纯净、纯正的文化滋养,同时也要为其从他者文化吸收营养奠定基础,使其有兴趣、有能力去探索更为广阔的文化世界,以开放的心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把握时代文化脉搏,助力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创新作为与传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不仅是时间上的跨越,更是价值、理念、思维等精神维度的超越。时代总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的发展要求文化不能固守传统,停滞不前,用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发展。中华文化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与时俱进,因此,教材建设应把握时代文化脉搏,助力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传统文化为本源,以古托今,挖掘新时代的新要求,把握新精神,引领新方向,续写新篇章,为学生提供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价值观念。
综上,新时代教材建设,必须秉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做到兼收并蓄,包容有度,以“民族独立”“国际开放”与“现代发展”为文化坚守,才能博古览今、融汇中西,萃万物之灵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培养出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国际新人。【作者姚玉香系常州工学院副教授;作者苏悦文系吉林师范大学分院助教;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守正创新视域下习近平‘九个坚持’教育论述的创生方法论研究”(编号:23JYB0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