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 凝聚力的话语向度
◎ 石磊 陈志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表达创新,蕴含着深厚的话语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有效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作为美好愿景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单纯的文字表述,更蕴含着价值观念和激励取向,其实质是形成内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话语创新,以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

    一、以伟大事业为中心阐释政党话语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就必须讲好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使命担当、突出作为和长远规划。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系统性思考和回应。中国共产党作为推动现代化事业稳步发展的领导核心,既是顶层设计者又是实践推动者,直接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初心使命的实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不断破解西方现代化所面临的发展困境,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正是因为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执政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中,才能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二、以时代变革为突破建构国家话语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一方面,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的当下,中国依然能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分享中国主张,保持自身肌体的活力和韧性,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可行性与成效性。尤其是在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冲击下,建设了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增强信心、构筑同心、凝聚民心、砥砺人心的激励功能。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各国人民共同面对世界性问题时,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世界局势正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日趋形成“东升西降”态势。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加速积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和冲突日益明显。而中国式现代化尊重文明差异,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构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非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展示了人类现代化的理想愿景。

    三、以美好生活为语境赋能人民话语

    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历史实践已经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依靠的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解决的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问题,要实现的是中国人民自己的梦想。作为美好生活的根本创造者,人民是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臻于至善的实践主体。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价值立场,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判断标准。

    随着科教兴国、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全面铺开,中国的现代化水平正不断提高。中国成就在物质上客观冲击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在精神导向上也区别于资本逻辑主导的价值取向,形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中国人民坚持自立自强,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素质能力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本文系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统一战线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创新研究”(TZWC202340)、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项目成果]

当前:3版(2024年06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