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着力发挥好四大作用 用习近平文化思想铸魂育人
◎ 李新富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铸魂育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实践路径上着力发挥四大作用,实现铸魂育人。

    一、要着力发挥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武装作用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武装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

    高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通过宣传教育,使高校青年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及历史地位,深刻把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规律性认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用党的创新理论对青年学生凝心铸魂,核心在于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内心深处的政治认同与思想认同;二要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以不同的方式引导他们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形成发展规律,深刻领悟理论的科学属性与真理力量,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三要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增强其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增进学生的情感认同。

    二、要着力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政治属性和人才培养的职能使命,决定了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走在社会和时代的前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要聚焦培育和践行这两大关键因素,创新育人模式和实践路径,融通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文化熏陶、制度规范等育人平台,引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使大学生在复杂社会和多元价值的冲击中坚定价值观自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三、要着力发挥好大思政课的合力作用

    育人的根本在育心,育心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高校善用“大思政课”,一要发挥思政课程的关键课程作用;二要发挥其他“课程思政”的同向发力作用;三要发挥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合力作用。

    高校思政课要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高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六个要”的要求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按“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有效性。

    要解决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价值目标、学习场域、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协同问题,既要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又要充分挖掘其他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激发其他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协同效应,共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要开门办思政课,善用社会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高校要按照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努力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构建多元化合作育人模式,形成“大思政课”强大的育人合力。

    四、要着力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化人作用

    高校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包括文化传承在内的其他四大职能皆由此派生,决定了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践表明,无论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等隐性校园文化,还是校园环境、校园风貌等显性校园文化,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与灵魂塑造,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高校要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摆在文化育人的首要位置,加强主流文化建设。高校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大力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创设强大的校园主流文化,从根本上增强校园文化的精神实力。

    高校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强化环境育人。要注重将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设计、科学布局,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润物细无声地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高校要立足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具有包容精神,才能发展强大。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承担的大国责任和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显得愈发重要。新时代大学在教育理念上应注重开放办学,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基础上,适当开发国际化课程,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增强其时代责任意识。

    新征程上,高校要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领悟,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培养一批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编号:19JDSZK014);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化体系的构建与研究”(编号:2022LSZ037)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B2版(2024年07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