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你和我
——读散文作家王国华的《掌上花园》
◎ 刘春霞

 

    我从未去过深圳,但与深圳有一种潜在的情怀。深圳那片热土是我父亲去过最远的地方。离开深圳前,他折下几枝夹竹桃带回了村子并扦插成功,此后夹竹桃年年开花,像一团粉红的云停在我的家门口。我不知道,当年父亲折的那株夹竹桃,是不是深圳散文作家王国华对话的那株夹竹桃。在王国华的《掌上花园》里两百多种花儿里,夹竹桃列在其中。读《掌上花园》,我从他那句“不知受了多大委屈”以及序言里“每每落笔写这些花,总有一股悲伤涌上心头”读出了他对花木的深情。

    如果说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是用视觉色彩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对花的痴迷,从而亲手设计打造了莫奈花园,并创作出传世绘画《睡莲》等系列作品,王国华则是用文字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对花木的热爱,并构建了他的《掌上花园》。同样,他也有他的睡莲。在这里王国华干脆变成了睡莲,且以睡莲的姿态道出了他对生命本质的独特理解。

    走进王国华的《掌上花园》,你会发现,整个深圳都是他的花园。办事途中、上班路上、饭后漫步……只要遇见了花,他便趴在地上支棱起耳朵去听花、仰起头痴痴地望花、绕着无法靠近地转圈圈看花,无论白天黑夜晴天雨天春夏秋冬……他以高视角低姿态、乐此不疲地与那些花对话,从而建立起了这座心上的百花园,而王国华老师正是这座百花园的园主。

    花园分成“花开两岸宽”“天地草木深”“阳台方寸间”“独枝亦成林”四个区,你可以在四个区自由徜徉。但,要小心,这里没有目录导航没有插图补充。这是他对自己文字的自信。他保证你走进他的百花园,除了你能看见物理层面的花:颜色、形态、大小等; 你还能了解植物知识层面的花:脾气、秉性、分布、起源等;你还能品到花与王国华之间或者说花与人之间的勾连。我得说,这几个方面王国华老师的确做到了。我猜想,最后一点是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说到底,写这些花,其实是在写他自己,更是表达他对深圳这片热土的深情表白。

    从出生地的华北乡村到求学、工作的东北,再到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这是王国华的人生轨迹。王国华和他笔下的花儿一样,从最初的“为什么来这里,什么时候回去?”到融入扎根于这片土地。与其说是深圳这片土地接纳了众多像他这样的人,不如说最终是他以及像他这样的人爱上了这片土地。他把他童年里最美的合欢,想送给奶奶的长寿花,来深陪他度过第一个冬天的朱缨花,花朵里住着一只鸟的碧桃等众多的花统统“移植”进他的《掌上花园》,也就是说,在这座花园或者说在深圳这座城市里,他复制了他故乡的元素,由此,深圳成了他离不开的第二故乡。

    认识作家王国华,以及得到《掌上花园》这本书有些偶然,我读完他的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听到自己心里发出一声惊叫,就像他的那株萼距花刚进他家门见到另一株萼距花发出的那声惊叫一样:相貌憨厚的王国华居然如此“富有”,藏有这么美的一座花园。作为一个养花爱好者的我不免有些嫉妒,但是翻到他在赠与我之书的扉页上中写着这样的一句话:花儿你和我。我顿时释然了。是的,花园里的花儿是你,是我,也是他,是离开故乡,在他乡生根发芽、又拥有了一个故乡的每一个。

    此时,我觉得王国华老师对夹竹桃的解读,似乎可以为父亲在深圳只待了极短时间就回到了乡村的注脚。当年父亲带回来的,除了夹竹桃和沉默,什么也没有。甚至,我希望当年父亲折的那株夹竹桃,就是王国华老师对话的那一株。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把不同的时空连接了起来。我们都是花儿,你和我,包括我的父亲。

 

当前:B3版(2024年07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