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大手笔”
◎ 邓德华

 

    父亲去世已经10多年,但父亲在世时建造的房屋,留下的“大手笔”,历经半个多世纪,依然完好无损,仿佛向人们讲述着那个年代父辈艰苦创立家业的故事。

    我家的这座房屋建于1971年,坐落于村里的中心地段,单门独户、环境优美。在当年的农村,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建造新房绝对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我家建造房屋的动议,来自父亲的“朋友圈”。那个时候,父亲刚过而立之年,年轻气盛,村里与父亲朝夕相处的伙伴们,目睹我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家六口借住在一位远房亲戚闲置的破旧房屋里,于心不忍、深表关心。于是,在一次觥筹交错中,关于我家建造新房的事,又一次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拍起了胸脯,表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材出材(建房所需原材料),动员父亲建造新房,说得父亲心潮澎湃,趁着酒兴,造房子的事,就这么“三下五除二”地敲定了。

    至于新房的选址,大家一致看好我家靠近河道的一块自留地。但自家这块菜地,建四间房面积不够,必须动用东面朱伯伯家的一块地。在他的支持下,建房所需的地盘很快搞定了。因为菜地低于道路两米多,因此,建造新房需要大量土方进行回填,才能使房屋地面与道路持平。大量土方从何而来?父亲正为此事一筹莫展时,一位邻居让出自家位于附近的一块地,无偿用于我家建房取土回填之用。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这样,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我家的新房建造,就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原来的菜地立刻成了“兵马”会聚的“战场”。回填的土方,需要一批强壮劳力做搬运工,一担担挑过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回填的任务就完成了。紧接着,村里的一批能工巧匠在此集结:这一头,作为村里的泥水匠“领军人物”,许伯伯带了一个团队,负责修筑墙脚和墙体;另一头,一批精兵强将组成的团队,将在二三里之外开采的石块,采用四人或八人组合,一步一挪,搬运到现场,用于建设需要;在泥水匠建筑的墙体完成时,木匠团队进场,房子的四梁八柱,就在村里一批“土鲁班”大刀阔斧的作业中成型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建造新房所用的原材料,无一例外,都是就地取材,就连瓦片也是村里的“建材达人”朱伯伯亲手烧出来的,都是新鲜出炉的。

    当年我家建造新房,从土方回填,到建成搬家,只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建房时,我刚十岁挂零,无力添砖加瓦,但目睹了我家轰轰烈烈的建房场景。建造这座房屋,速度之快、时间之短、效率之高,实属全村罕见。

    这座房屋,凝聚了父亲的聪明才智,更离不开村里许多邻居朋友的鼎力相助,是他们的支持,让我家圆了安居梦,使我家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当前:B3版(2024年08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