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管理信息化成为新时代高校的发展趋势之一。利用数字化为高校教育管理转型升级赋能,积极响应国家对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将是高校创新教育治理方式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将数字技术渗透式地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和更新速度,加快构建与高校长远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数字治理体系,为高校打造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要想实现教育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高校必须基于新媒体视域下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依托数字化技术来破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难题,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一体化发展。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教育管理结构得以优化与完善,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于高校教育管理情况的动态化监管,并且根据及时有效的数据反馈,制定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教育管理决策。同时,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高校教育管理资源的全面共建共享,进而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以及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作出贡献。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同样也为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大数据技术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为高校科研评价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的更新奠定了基础,将极大地提高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做好数字化教育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校领导首先要提升对于数字化教育管理转型的重视程度,建立数字化教育管理工作小组,全面负责高校数字化教育管理工作,并且明确各方主体在高校数字化教育管理建设中的重要职责,创建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确保高校数字化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此外,要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教育管理体系的运行速度,扩大共享范围,优化服务体验,巩固应用成效。一是设计与开发数字化教育管理系统。作为打通高校各部门业务联系与合作交流的数据接口,应推动教育管理系统的技术升级,促使其更好地支撑高校党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以及管理数字化等方面的工作。二是打造高校数据中心。高校应立足于自身的发展规划,完成数据资源建设工作,全面采集整理高校内部各业务系统的资源数据,打破高校内部的数据孤岛现象,实现各数据之间的共建共享。三是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工作。推进新一代网络技术全面覆盖,创建高校教育管理虚实融合场景,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智慧校园环境。同时,高校也应注意到数据信息安全问题,通过制定网络数据应用规范标准、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提升网络安全维护技术等,进一步强化高校网络安全防御工作。
打造数字化教育管理平台,规范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高校应持续性地推动各类智慧平台的互融互通,高度利用各类数据资源,真正实现教育管理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和科学化。一方面,高校可通过打造教育管理共享平台,为各业务部门开展业务交流合作提供平台支撑,实现优质教育管理资源的相互流通,进而有效协调各个系统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凝聚高校内部各方力量,形成高校教育管理合力,共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借助数字化教育管理平台为师生提供高效率服务,师生通过平台完成业务办理、问题反馈和校内外资讯获取等内容。另一方面,高校可通过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和在线实训平台等数字化教学平台,来实现数字化技术与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紧紧围绕师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将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融入教学,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断拓宽师生获取资源的路径和渠道,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高校应根据平台的数据反馈,动态掌握高校师生教育与学习情况,不仅能够强化过程性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将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完善提供数据依据。此外,为提升高校科研工作质量,强化高校科研服务能力,彻底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创新,高校也需注重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切实提升科研工作人员的科研水平,拓宽科研成果转换渠道,提高科研成果转换率,发挥高校科研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突破目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技术瓶颈。可建立高校科研资源系统,对高校科研人员、科研基地、科研设备、科研成果等要素进行系统化管理,优化科研资源要素配置,推动科研成果的公开共享。
除此之外,也要切实提升师生的数字化素养,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一方面,应加强师生数字化素养的培训,通过专项培训、线上线下宣传、数字化竞赛等方式,深化高校师生对于数字化教育管理的认知,提高师生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从而有力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数字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也是影响最终成效的关键因素,高校需制定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培训发展规划,分层分类培养数字化技术人才,从思想意识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入手,有效提升教育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为高校数字化教育管理的转型保驾护航。
(作者系安徽开放大学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