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
◎ 耿思嘉

 

    随着双创战略的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展学生就业渠道逐步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新媒体时代,如何引导学生坚定创新创业理念、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保持积极正向的人生价值观?有必要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协同起来,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以及育人空间等方面入手,实现专业成长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从新媒体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路径,从而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已经从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转变为信息化流程再造与信息内容的生产,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高效率、形象化的信息传播,进而减少了传统生产方式下的人工操作,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带来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了上游位置。如果我国不能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创造潜力,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实现智能制造技术的转型升级,不仅难以维持我国在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还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发展差距、经济发展差距,阻隔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基于此,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与良好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逐渐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新时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实现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助力我国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据优势领先地位。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助力,高校可以将线下的实体课堂与虚拟的网络课堂结合,从宏观的国家战略延伸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实际,具体落实为每个青年人实现理想目标的生活图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强化思政教育的时代性与感染力,提升育人实效。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以思想灌输与言语说教为主,未能将思政理论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深奥晦涩的哲学思想、抽象的价值观名词,更无法将其内化为促进个人成长的内在思想动力。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处于次要地位,被划入选修课程体系中,采用多个班级组成的大班课形式开展,缺乏对学生个性化认知理念与学习方式的培养引导。新时期,依托新媒体技术,重新整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资源,能够使得抽象的思政理论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使其自觉认同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目前正在学习的专业,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文化认同感,以及良好的创新思维理念,实现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成长。例如,借助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主题网络课堂,引入专家学者的讲座、各行各业的技术前沿资讯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国家对于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的大力支持,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激情,逐步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与创业理念,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入脑入心,切实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业态的萌芽与发展,催生了许多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同时传统的餐饮业、服装业、旅游业等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数字化发展,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人群喜好、自动生成覆盖产品上下游生产的产业链条,实现了数据的实时生成、智能抓取以及自动分析。这不仅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高等教育及时顺应技术革命浪潮,及时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新媒体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加深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理念、思路、方向的理解,培养良好的网络思维、市场意识。当下,许多高校虽然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课程,但由于仍然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使得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只停留于简单的书本知识,无法转化为切实的行业发展图景,从而无法形成信息化时代所需的创新思维。而新媒体技术的融入不仅能够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将国内外最新的创新创业案例成果融入其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堂内容,还可以依托线上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拓宽思维,为其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积极探索

    变革育人理念,融合创新创业理念与家国情怀。新时期,青年人才应当充分发挥奋斗精神与创造能力,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锤炼知识本领、强化专业能力,不断开拓进取,在创新创造的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展现新时代的青年形象。因此,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当整合新媒体信息资源,借助各类媒体平台发布新时代优秀的青年创新创业榜样案例、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网络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对于国家战略转型、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摒弃功利化的利己思想,充分激发自身创新潜能。例如,借助校内网络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视频、文章,梳理抗日、长征、三大改造等不同时期涌现出的创新创业人物事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创新创业精神对于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启迪,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个人创业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依托新媒体的网络社交功能,借助微信、QQ等社交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社群,让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共同交流创业经验、分享创业感悟,探讨最新的时事热点、国家战略等,逐步加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家国情怀,使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业观。

    拓展育人空间,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不应仅局限于线下课堂,采用单一的说教方式进行,而要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开设思政和创新创业主题的网络课堂,不断增加学生的思政理论知识,强化创新思维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协同育人的空间格局。例如,在创新创业基础课中,教师可结合网络直播带货,并播放一些直播带货的视频以及行业分析报告,引导学生思考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了解网络流量获取的有效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分析直播带货是否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创业方向,并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指出直播带货的底层逻辑是以博主的个人声誉作为商品质量的背书,从而拓宽商品消费群体,最终形成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启迪学生思考正确的网络创业模式,以国家政策形势为引导来选择创业领域,以为社会、人民谋福利为创业宗旨,塑造良好的创业价值观。同时,在思政教学中,可以将烈士纪念馆设为“第二课堂”,通过讲授不同历史时期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崇高理想信念,强化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更好地投身于创新创业队伍中。

    加强平台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创业实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加强创业实践锻炼,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孵化的全过程中,深入了解创业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创业思维,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从而取得良好的创业成效。为此,创新创业教育应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开拓实践创新平台,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打造多元化的创业实践活动,同时将科学精神、职业精神等融入其中,实现思政教育从抽象到具体的回归,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首先,结合新媒体技术特点,组织校内创意比赛,可让学生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一带一路”创业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小程序等,使其以小组为单位参赛,在比赛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加深其对于国家重大战略的认同理解。其次,与新媒体企业等展开深度合作,联合打造虚拟化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或实习基地,将企业生产运营的全流程融入其中,让学生深入体验创业项目从孵化到落地的全过程,加深对于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机制的理解,逐步提升其创业能力与创新思维。最后,推行创新创业导师制,引进创业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或者技术人员,使其与学生组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队伍,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指导,孵化技术成果或创业产品,营造宽松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

 

当前:B2版(2024年09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