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按点下班”,一到晚上就“关门谢客”,“方便之处”反而不方便。据媒体报道,近日,有广东惠州市民反映,惠州市区的公共厕所遵循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晚上准时“关门谢客”,给夜间出行的市民带来不便。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回应称:拟考虑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方式,按照“一厕一方案”的原则,做好夜间开放与保洁管理;针对某些地段市民需求大的公厕,将调整公厕管理等级,延长保洁时长和开放时间。
人有“三急”,当市民需要使用公厕时,却“进不去”“用不上”,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也可能有精神上的痛苦,会影响他们对城市公共服务的评价与认同。
这边厢,公共厕所具有便民、利民属性,“公厕按点下班”对市民不够友好,尤其是对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他们迫切渴望公共厕所能够延长开放时间。那边厢,公厕需要进行清洁和维护,如果24小时开放,会加重保洁人员的工作负担。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智慧和能力。
公共厕所的服务成色,与市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真正做到“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应老百姓之所需”,公共厕所才能更好地物尽其用。
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近距离地享受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将就”到“讲究”,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公厕服务不仅要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更应将市民的需求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地便民、利民,想方设法去提升市民的舒适度与满意度,这才是公共服务应有的姿态。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在点滴的细节进步之中,蕴含着公共服务理念的重塑与更新,要懂得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兼顾不同群体多元化、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只有下足“绣花”功夫,公共厕所的运行才会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让市民在细微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公共厕所的服务品质,不仅关乎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也关系城市温度。当市民在公共厕所等公共空间得到更多的“温柔相待”,自然会对一个城市更有归属感与认同感。当然,每个人不仅是公共厕所的受益者,也应是公共厕所的维护者,需要共同维护公共厕所的秩序与环境。当便民、利民的公共厕所遇到更多文明市民,何尝不是一种相向而行、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