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如果缺少老师的“主导”作用,少了“主心骨”,课堂就会乱成一锅粥;如果缺少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课堂便会了无生气。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掌控课堂的过程,上课时,教师要善于通过“望”学生的表情、行为和操作;“闻”学生的发言;向学生“问”或由学生“问”,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审时度势,仔细把握时机,找寻最佳“切入点”,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优化教学、和谐发展。
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把“望闻问切”灵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因材“施”教,又能使学生主动因材“适”教,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找准最佳“切入点”
对语文教学而言,“切入点”就是时机。教师首先要正确地理解文本,才能科学地处理文本。理解文本应一切从学生出发,用学生的目光来审视文本,既能深入又能浅出,教师对文本深谙熟稔,走进课堂就能从容自若地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用最经济的时间把学生引向文本。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是要时时刻刻把握“切”的火候。教师应注意根据“望闻问”获得学生的注意力程度,摸清学生思维走向,及时调控,“切”入有价值的媒体,使学生思维不间歇地向纵深发展。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是疲倦时,教师可以增加语言的幽默感,营造生动活泼的气氛,唤起学习兴趣;学生思维徘徊不前时,教师可以利用跨度大些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善于领悟学生言谈所包含的思维,根据有声或无声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程,保证教学向预先设计的理想化目标进展。一句话,教师“读”懂学生,才能驾驭课堂教学。
二、把握“问”的“侧重点”
“问”是一门学问,不容小觑它的作用。“问”是教学的常规手段,教师理应操练得娴熟。我们反对那些少有目的性、没有层次性、缺乏启发性的“问”,提倡有价值的“问”。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初读课文时,“问”应偏重知识性;理解课文时,偏重问题性;精读研讨时,偏重探究性。
叶圣陶先生强调“问”在学生探索之后。他说,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探索”,“再来听教师的指导,印入与理解的程度一定比较深切”。同时,他还特别提醒教师,在学生读书之前,设计几个“学生应该知道而未必能自行解答”的“问”。使学生无疑时生疑,有疑时无疑,逐层剥笋般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语文文本中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篇章,我们应把握住“一发”而问,以牵动“全身”。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其语言文字势必“环拱”于中心,为了中心而存在。 我们可以找出能辐射全篇或全段的“焦点”来设计“问”。但不管设计哪种“问”,教师都应力戒“主动出击”,始终要让学生先陈述见解,摸清学生思维逻辑。
三、搜索“望”的“关键点”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为主客体,语言是主要的信息传输载体。语言又可分为有声和无声的。无声的语言千变万化,稍纵即逝,教师应极力搜寻。
教师应该多注意学生的无声语言。学生的神情、坐姿、举止、行为操作等无声语言是思维活动的产物。因其无声,教师更应学会破译。有研究表明,注意力高度集中凝神思考的学生,目光多指向教师,并且两眉微锁,伴有短暂的紧张状态;而另外那种目光也指向教师,眉宇舒展,面无表情的学生不是思想开小差就是没有积极性;对教学有兴趣,目光是兴奋的,无兴趣,则是散漫的;听懂时,目光是喜悦的,不懂时,则是困惑的;能答敢答的,用自信的目光直视教师,胆怯的,目光游移不定,不会的不敢正视教师,还会低头不语。这种无声的眼神,教师若能捕捉,势必有助于调控教学。
四、捕捉“闻”的“有效点”
如上所述,教学的无声语言可望,有声语言亦可闻。语文课上的谈笑风生、议论纷纷,不可能人人都能做到。但课堂上总要读书、讨论、发言,作为老师,应该耳听八方,声声入耳,并且能辨析各种有声语言提供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思维结果,以利于教学的运作。
就语文课来说,读出声反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做到姿势端正,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力求“五不”(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破读、不回读)。学生或自由议论,或大胆质疑,或热烈争辩,用词用语是他们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继而内化的结果。教师闻之,也需破译,或纠正,或点拨,或补充,恰似一位导航员,把学生思维引向理解化的目标。
尽管教师的控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些情况下无法与学生的自主控制协调同步,但加强调控意识,综合运用好“望闻问切”,仍不失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