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被誉为“救命神器”,因为它是供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有望让此类患者在“黄金4分钟”内被成功救助,降低病人猝死风险。为加强院外急救,近年来,我国各地均出台政策方案,加快普及AED,提升设备覆盖率。部分城市在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上配备了AED,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急救能力和风险应对水平。还有外卖从业人员主动背上AED送外卖,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但近日有媒体报道,某地AED需扫码才能使用,引发广泛关注,网友发现各地需要扫码使用的AED还有不少。
抢救过程就是在和生命赛跑。如何全面普及AED以及普及急救技能,如何畅通AED的便捷使用,推动实现设备在关键时刻“有得用”“找得着”“用得好”,让“救”在身边成现实,让“救命神器”真正“急”起来,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王怀申 作
移动AED让“救”在身边成现实
公交车配备AED,值得全面推广
◎ 杨玉龙
为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应急救援能力,9月14日,广州公交启动AED守护计划,首批100台AED公交上线,覆盖该市中心城区多条主干道,变身流动的“生命急救站”。当地市民乘客可通过车辆头尾的AED标识,清晰识别车辆是否具备AED急救设备。预计到今年底,广州约600台公交车将配备AED。
为公交车大范围配备AED,此举值得称道。公交车是城市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新时代的城市公共交通,不仅要让群众出行“走得了”,更要“走得好”。近年来,一些地方打造了通学公交、通勤公交、通医公交、游园专线、敬老专线、青春巴士等,就是为了追求市民用公交出行“走得好”。广州为公交车配备AED,正是为了保障“走得好”,守护群众的出行安全。
心脏骤停多发生在医院之外,抢救成功率低。正确识别并及时施救,是抢救心脏骤停者生命的关键。公交车配备AED,打造流动的“生命急救站”,能够让有心脏疾病的乘客增添一份心安。而且,在大城市,公交出行的市民多为老年人,心脏骤停现象又多发于老年人,公交车配备了AED,更能保障乘客尤其是老年乘客的生命安全。现实中,就曾出现过乘客在公交车上突发心脏病而身亡的悲剧,试想,如果公交车上有AED,且能被及时派上用场,让患者在“黄金4分钟”内得到及时救治,结局就可能会不一样。
公交车上配备AED,除了对乘客意味着一份心安,对司机来讲,也是一种健康安全保障。公交车司机这一看似平凡的职业,实际上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强度。现实中,在公交车行驶途中,就有司机突发心脏疾病,面对这种紧急情况,如果乘客能够操作AED施救,不仅能够挽救司机的生命,更能为道路交通安全增力。
广州配备有AED的公交车,在车头车身车尾均贴有“本公交车配有AED”的标识,车厢内AED安装在公交车上显眼、方便取用的位置。这也意味着,在公交车停靠站台或行驶途中,如果发现路边有人身体出现相应问题,公交车上的AED及其他急救物品,也能够派上用场。
由此可见,公交车配备AED不仅可行且必要,广州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当AED不再是稀缺物时,提升的必然是整座城市的应急能力。当然,教会驾乘人员如何使用AED,更加关键。据报道,广州市安装AED车辆的驾驶员已经完成培训并具备急救技能。这是打造流动的“生命急救站”的重要一课。
出租车配置AED,多多益善
◎ 王琦
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底,成都公交集团在指定出租车的后备箱内,配置了AED及急救箱,这标志着成都首批“移动AED”出租车试点正式启动。“移动AED”出租车外观贴有醒目的“AED”标识,便于市民快速识别。乘客如遇紧急情况,可招手示意寻求帮助。为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成都公交集团还加强了对司机的应急救援培训,确保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这些出租车也将成为城市流动的应急医疗“储备车”。
成都试点推出首批“移动AED”出租车,为城市的应急救援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移动AED”出租车的推出,实际上是将急救设备与服务带进城市的很多角落。这些出租车外观上的“AED”标识醒目,使得市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识别并寻求帮助。与此同时,加强对出租车司机的应急救援培训,可以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成为第一时间的救援者,这无疑是给城市的应急救援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AED的配备,让这类出租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成为城市流动的“生命线”。AED作为一种便携、易于操作且能有效进行心脏急救的设备,在非专业医护人员的手中也能发挥巨大作用。将其配备在出租车上,不仅拓宽了AED的覆盖范围,也大大缩短了救援反应时间,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公交集团不仅在出租车上进行创新,还在公交场站内配备了“固定AED”。这种固定与移动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急救网络,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应急救援能力。无论是等公交车的市民还是路过的行人,在紧急情况下都能快速找到AED设备,进行及时的救治。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对市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出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精神。
当然,对于“移动AED”出租车来说,设备配备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需要关注的是确保司机和公众都能正确使用这些设备,让这一创新模式真正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
从长远来看,“移动AED”出租车的推出,不仅是对现有应急救援体系的有益补充,更是对未来城市应急救援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它让我们看到公共交通与医疗急救相结合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急管理体系的日益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类似的创新举措将在更多城市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市民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为“外卖员背着AED上班”点赞
◎ 唐传艳
今年夏天,有个新闻特别暖人。“90后”外卖员赵彬无惧烈日,每日骑着电动自行车,背着一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穿梭于武汉的大街小巷,格外显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赵彬说:“我希望做这方面的尝试,发挥职业优势,使急救技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责任。”
赵彬不仅背着AED送外卖,而且,他的电动自行车上常备着救生圈、救生衣等急救物品。有顾客因此笑称,这位外卖小哥是个“移动的急救站”,夸他“救人是主业,送外卖是副业”。赵彬自学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说,他将外卖送到哪里,也将急救送到哪里,所到之处,周围人的安全感随之增加。
近年来,让急救具有流动性,已经成为社会上的自发行动。比如,有的司机开着贴有“如需急救,请截停我”等车贴的车辆上街,随时准备为路人提供急救服务,其中包括一些急救技术娴熟的医务人员。去年2月,上海第一家公益急救车队成立,挂有“车内有AED,紧急时无偿使用”标志的车辆成为上海街头的一景;2023年新春之际,北京及河南新乡、平顶山等地先后出现公益急救车队;大连市10辆私家车也常备AED,成为“移动急救站”……
武汉这位外卖小哥的自发行动,仍然具有独特的意义。由于外卖小哥人数众多,并且他们深入到城市很多角落,接触面很广,如果有更多的外卖电动自行车变成“移动的急救站”,势必能大幅扩大急救设备与技术的影响范围,让有需要的人能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得急救。
外卖小哥赵彬的爱心行动还让人认识到,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都很重要,赚钱养家是成年人的家庭责任,承担一些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则是成年人的社会责任,这两种责任若能履行好,均能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让当事人体会到生命的更大价值与意义。
急救离不开爱心、技术、设备等基本要素,更需要模式创新。外卖小哥背着AED上班,不仅本身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救人的作用,更是急救模式的一次创新,是将急救流动化发挥到极致。期待更多类似创新不断涌现,以多种形式来扩大急救的流动性和精准性,让“救”在身边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能成为现实,从而将生命与健康的堤坝筑得更牢。
朱慧卿 作
“救命神器”既要配好还要用好
普及“神器”还需普及“神技”
◎ 付彪
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广东省深圳市一名小学生突发心脏骤停,经老师使用安装在学校里的AED紧急施救后,安全脱险。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以来,深圳市公共场所已安装AED逾4.3万台,成功救治102名心脏骤停患者。
我国每年有大量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医院之外。在公共场所广泛配置、普及使用AED,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式。研究表明,正确的心肺复苏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机会,而在“黄金4分钟”内正确使用AED,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2020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公共场所应当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这说明,公共场所配置AED,不仅是道德的呼唤,也是法治的要求。
近年来,很多地方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普及AED,提升设备覆盖率,逐步建立起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完善了公众急救支持性环境,推动实现设备在关键时刻“有得用”“找得着”“用得好”。比如,山东淄博创新探索以租代购模式,着力解决AED配置和维护难题;浙江杭州持续优化AED布局、规范标识,让公众需要时能方便获取;深圳强化急救知识普及与培训,推动更多人会急救、敢急救……这些做法体现出对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有专家表示,对心脏骤停患者而言,每延迟急救1分钟,急救成功率就下降约10%。在救护车到达事发地前,第一时间开展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但调查发现,公众对AED认知水平不高,“不会用”“不敢用”的情况普遍存在。提高AED配置普及率,也要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提高公众的急救技能,不仅要解决关键时刻“没得用”的问题,也要解决好“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
深圳市探索构建社会急救培训体系的做法值得借鉴。据介绍,深圳市急救中心在全市设立了12个急救培训基地,从2019年开始,每年拿出上万个名额,面向全市年满18周岁、零救护基础的市民开展免费培训,学员通过考核后,可获得急救中心颁发的初级救护员证书。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给好人善举以充足底气。如今,会急救、敢急救的深圳市民越来越多。
其他一些地方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有益做法,包括积极推进急救公益培训“五进”(进社区、进小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行动;将急救培训纳入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在小学阶段,就把心肺复苏和正确使用AED作为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强制规定特殊行业的人员,诸如地铁、机场、铁路、公交站等公共场所的服务与执勤人员,健身场馆、游泳馆等运动场所的教练员、救生员等,经过急救培训才能上岗……这些做法应该成为各地的共同行动。
一句话,公共场所不仅需要普及AED,还需要配套的技能培训。正如有关人士表示,有“救命神器”还得有“救命神技”,提高全民急救意识、急救知识和技能,使公众会用、敢用AED,这样才能最大效率地发挥急救设备的作用。
多方协同,畅通AED的便捷使用
◎ 余明辉
近日热议的“AED需扫码开启”无疑给公众安全敲响了警钟,也让“AED使用如何更便捷”这一问题再次浮出水面。
AED的设置初衷,是在紧急情况下,为心脏骤停的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AED的使用却常常遭遇障碍,比如,媒体调查的上锁、扫码、网络故障、断电等现象,让AED在关键时刻“失灵”,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鉴于AED设备在关键时刻“急”不起来,一些地方的有关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迅速进行了整改,将需要扫码使用的AED更换成贴有封条、不再扫码的新设备等,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回应。但要真正畅通AED的便捷使用,各地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层次的管理提升和创新。
首先,要正视AED设备价格昂贵、易被拿走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地方针对公共场所放置的AED采取上锁、扫码等防护措施的重要原因,却因此牺牲了AED的便捷性和可用性。对此,各地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宣传教育,让人们明白公共场所放置AED的重大意义,不随意拿走这些“救命神器”。同时,对于恶意破坏、盗取AED的行为,要依法从重从快严惩,形成强大震慑力。
其次,要解决AED使用过程中的配套不足障碍。网络故障、断电等问题,往往会导致AED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AED辅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网络稳定、电源可靠。此外,对于超过质保期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避免因设备老化而影响使用效果。
再次,要提高公众对AED的认知和使用能力。很多人对AED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这就需要在全社会加强宣传,让更多人了解AED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单位、学校、社区、企业等都应定期开展AED使用培训,让更多人掌握这项救命技能。同时,媒体也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案例分析、专家解读等方式,提高公众对AED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最后,还需要建立完善的AED使用和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应制定明确的AED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使用AED。同时,还应建立AED的维护和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从生产制造角度说,企业应予以科技创新,提高AED的安全级别,推动设备升级。一方面,对AED进行编号并加装定位装置,让人拿不走,也没必要拿,否则,很快就会被找到,由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不敢再为;另一方面,应对这一设备进行技术、工艺等创新升级,研发更智能、更便捷的AED解锁方式,如一键开启、语音识别等技术。
综上所述,畅通AED的便捷使用,需要从多个方面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让AED真正成为便捷可用的“救命神器”,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公众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