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基层理论宣讲工作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持续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大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以“五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主要做法
构建矩阵“示范讲”。由州委宣传部牵头抓总,构建了大理“苍洱”系列理论宣讲矩阵,既在“讲什么、谁来讲”方面严把政治关,又在“什么形式讲、什么渠道讲”方面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充分发挥大理苍洱“金花”“双语”“五老”等宣讲团的作用,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企业、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两新”组织、进项目工地、进田间地头等,目前已开展示范宣讲130余场。
精准对象“分众讲”。针对不同受众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州、县、乡(镇)联动,将优秀党员、劳动模范、驻村干部、教师、医生、法官、民警、检察官等纳入云岭百姓宣讲团中,今年还组建成立了大理苍洱“石榴籽”宣讲团、巍山“群力”宣讲团、洱源李桂科先进事迹宣讲团。着力抓好分类培训、集中备课、分众宣讲,并做到“一行业一方案,一类别一提纲”,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丰富形式“互动讲”。通过互动问答、说唱结合、网络联动等方式宣讲,为群众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并采取文艺宣讲与理论宣讲互动、“大本曲宣讲”与“科技宣讲”互促等形式,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将理论宣讲与学校思政课相结合,打造青少年宣讲舞台,让广大师生进一步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突出特色“深入讲”。结合大理各地的节庆、习俗、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发挥“祥云播火先锋”“大理大本曲”“云龙吹吹腔”等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百姓宣讲团作用。通过群众会、田埂会、龙灯会、闹花灯、赶集日等,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宣讲的声音就传播到哪里。
媒体融合“线上讲”。依托大理州“1+2+12+N”(“1”为州委宣传部,“2”为州融媒体中心和州新媒体协会,“12”为12县市融媒体中心,“N”为各级各类宣传平台)的媒体传播矩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打造了具有大理辨识度的“学习时光”“习习春风 理润苍洱”等理论宣讲品牌栏目,网络受众60余万人次。抢抓云南省社科联打造“一州市一品牌”社科普及项目品牌机遇,立项争取和实施了“苍洱三味”宣讲项目品牌,将文件语言变成富有“百姓味”“时代味”“真理味”的生动故事。
二、思考与启示
随着基层理论宣讲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积累了诸多组织重大主题宣讲和基层常态化宣讲的宝贵经验。
聚焦创新方式,“面对面”宣讲增强吸引力。大理州创新的“五讲”宣讲方式,用群众接受的风格、新颖的形式、大众化的语言,进村入户“面对面”宣讲,吹拉弹唱、话剧小品等形式都被用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变“单一解读”为“生动说唱”,让群众能够参与到宣讲中,变“要我听”为“我要听”。
聚焦队伍建设,“心对心”宣讲增强感召力。大理州参与“五讲”的宣讲团队,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不断改造宣讲员的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和品格陶冶,培养出勤于学、敏于思、勤于悟和善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团队。他们积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心对心”讲好身边的感人故事,将理论知识有机融入真实故事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引起群众共鸣。
聚焦成果转化,“人对人”宣讲增强凝聚力。宣讲团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产一线,主动走进农家小院和田间地头宣讲,通过把理论“送上门”,把“大道理”讲明白,较好地实现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传播,满足不同人群的理论学习需求,切实让党的政策理论深入人心。
(周应良系云南省大理州委讲师团团长;张红梅、崔恩铭系云南省大理州委讲师团讲师;李成浩系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学生。本文系2023-2024年度大理州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关于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探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