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
——基于高校“大思政课”视域的审视
◎ 王凯旋 陈彬林

 

    南繁是推动种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在解决种业瓶颈、确保粮食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海南是我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几十年来,在南繁科研育种的过程中,一代代“南繁人”孕育了以“爱国、敬业、创新、奉献”为核心的伟大“南繁精神”。在新时代,“南繁精神”不仅对于维护国家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也是高校在“社会大课堂”中上好“大思政课”的重要德育资源。

    一、“南繁精神”的生成历程与典型案例

    自20世纪50年代首批育种专家踏上海南岛以来,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农业科研人员聚集在这里进行育种。他们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了中国种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生发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南繁故事。

    1964年,28岁的玉米专家程相文独自一人背着50多斤的玉米种子,从河南辗转乘坐火车、汽车、轮船,奔波15天来到三亚的罗蓬村。此后五十多年,他几乎每年都在三亚的玉米地里过春节。起步阶段的南繁育种之路异常艰辛。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回忆道:“直白点说,那时我们就是农民,但我们又是有抱负的农民。”在三亚荔枝沟的一间老旧茅屋里,李登海需要凑近油灯才能工作,有一次,当闻到烧焦味时,才发现油灯的火已经烧到了头发。李登海四十多年执着于南繁,培育了九十多个玉米良种,成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

    1968年的冬天,袁隆平经过长途跋涉踏上海南岛,开始了杂交水稻研究之路。那时候,他们开展育种试验的南红农场,只有几间简陋的茅草屋,他的学生不忍心看到老师跟他们一样搭地铺睡觉,便到处想办法去寻找一张像样的床。袁隆平却笑着表示,睡着了,地铺跟酒店总统套房没什么区别。就在这种艰苦条件下,袁隆平和他的学生晴天顶着烈日、雨天蹚着泥泞开展育种工作。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称为“野败”。经过三年多的艰苦试验,袁隆平团队利用这株“野败”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基本解决了我国粮食短缺问题。五十多年来,每年冬季袁隆平都在海南的试验田里度过。

    “我们那时搞南繁育种,辛苦远比想象艰难得多。”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一个20平方米的仓库,就是他到南繁基地后的第一个家。照明用的是煤油灯,做饭烧的是木柴,晚上睡觉时是在与蚊子斗争的半睡半醒中度过。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谢华安和他的团队成功繁育了“汕优63”。此外,还有踏遍祖国河山只为寻找野生棉、最终在偏远的三沙市找到蓬蓬棉的棉花专家杜雄明;一生专注于棉花病虫害防治、培育出抗虫棉的中国“抗虫棉”之父郭三堆;潜心研究甜瓜、让人们实现“吃瓜自由”的“甜瓜院士”吴明珠……这些“南繁事业”的引领者,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他们育种、育人、育精神,不仅培育了优质的种子,也以自身生发出的伟大“南繁精神”,培养了一批批“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的优秀农业科研工作者。

    二、高校“大思政课”视域中“南繁精神”的时代价值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在高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同时,学术界也进行了相关探索,相关学者认为:“‘大思政课’的要义在于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我们理解‘大思政课’丰富内涵之时,一定要看到宏大的时代,看到鲜活的实践,看到生动的现实”“善用社会资源以彰显大思政课实践品格,是当前善用大思政课、上好思政大课的必然要求。”这些研究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但回到实践,怎样完成“大思政课”理念的内化与外化,怎样从广阔的“社会大课堂”找到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以其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目前还处于探索中。

    “南繁精神”是一代代“南繁”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南繁”实践中孕育的崇高精神,浓缩了“南繁人”胸怀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突破陈规、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克己奉公、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是蕴藏在“社会大课堂”中的宝贵的“大思政课”资源。将“南繁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首先,有利于丰富“大思政课”的内容,拓展“大思政课”的空间,扩充“大思政课”的授课主体,提升大学生对国家种子安全、粮食安全的认识,示范引领今日的大学生、明日的科技工作者传承“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的“南繁精神”,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其次,有利于探索高校“大思政课”的育人规律,创新“大思政课”的实践育人载体与路径,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育人价值,增强“大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与实效性,为高校在“社会大课堂”上好高校“大思政课”提供借鉴。

    三、高校“大思政课”视域中“南繁精神”的弘扬路径

    “大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高校“大思政课”视域下,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维,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统筹教书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环节,运用“南繁精神”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尤其是农林类专业大学生。

    首先,在教书育人环节,要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推动各类课程在弘扬“南繁精神”上同向同行。一是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南繁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入梳理“南繁精神”同高校“思政课程”内容上的对应关系,以“南繁精神”的内涵、价值、典型案例辅助“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以“思政课程”的相关理论诠释“南繁精神”。二是相关专业课教师要通过专业课与“南繁精神”的自然联结,引导学生感知南繁人物的魅力,感悟南繁故事的精神力量,深刻认识“南繁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中国精神的内在联系,自觉承担起践行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中国精神的光荣使命。

    其次,在文化育人环节,要善于以各种文化形态演绎“南繁精神”,形成“南繁精神”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目前,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已经建成以稻田生态为主体,集农耕文化、稻作文化、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该景区将水稻科技文化知识作为核心的科普文化主题,深度挖掘水稻文化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填补了中国水稻文化科普教育的空白,为“南繁”文化育人树立了标杆。相关高校尤其是农业类学校,应结合本校农业科研人员对南繁事业的参与,把“南繁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空间,化育、滋养新时代大学生。

    最后,在实践育人环节,要共建共享“南繁精神”实践育人基地。目前,海南已建成南繁科技城、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等“南繁精神”育人基地。相关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到这些基地参观、研修,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南繁精神”的丰富内涵。同时,要积极邀请农业科研人员在“南繁”的田间地头,结合自身经历为学生现场教学,在学生心中树立“一粒粮食挽救一个国家”“一个品种造福一个民族”等观念,引领学生增强对“南繁精神”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为国家育种、为人民育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第六中学;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思政课’视域中‘南繁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弘扬路径研究”[HNSK(YB)23-82]、三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南繁精神’研究”(SYSK2023-0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海南自贸港‘社会大课堂’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RHYcgpy2024-09)、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项目“‘立体交互式’‘三全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实施”(SDXY-2024-01)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B2版(2024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