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四川自贡市自流井区多措并举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 周姝

 

自流井区乡村航拍。

2024年竹元村-磨子井社区开展重阳节城乡融合文明实践活动。

 

    ● 实地调研考察20余次,形成详细资源清单50余份

    ● 举办民情坝坝会160余场次,形成需求清单200余条

    ● 打通16个实践站互融通道,推动镇街全域实践共享

    ● 开展城乡融合实践活动300余场次

 

    10月11日,重阳佳节,在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文化广场,60余名村里的老年人在此包抄手、看表演,感受免费理发、修剪指甲等爱心服务的温暖和关爱。而提供这份重阳“礼包”的正是五星街磨子井社区。

    竹元村与磨子井社区的“牵手”始于两年前的金秋时节,竹元村、磨子井社区被授牌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互融·共享”城乡融合创建示范点,也以此拉开了自流井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铿锵步伐。

   三张清单

   谋划文明实践城乡一体布局

    只有明晰“资源清单”,才能务实开展工作。在试点之初,针对如何有效推进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建设的问题,自流井区开展了为期3个多月的调研,收集全区8个镇街、56个村和社区实践所(站)基本建设情况。先后确定城乡融合试点所、站18个,并对试点阵地、文化、队伍等资源进行实地调研考察20余次,形成详细资源清单50余份。

    通过调研看到这样一幅地图:辖区3个乡镇辖区面积97.61平方公里,离市中心最远仅13公里。拥有全市近郊唯一的飞龙峡省级森林公园、最大水库狸狐洞和尖山4A级风景区,山、水、田、林生态格局自成一体,优异的自然禀赋成为满足“城里人”乡愁记忆的宝贵资源。

    为此,该区立足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和特色生态资源禀赋,差异化打造“红色仲权、诗意荣边、康养飞龙峡”产业圈,做好城市、农村两篇文章。

    在详实的调研数据支撑下,该区迅速制定“工作清单”。陆续编制《自流井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城乡融合建设示范点计划书》《自流井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互融·共享”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初心使命”—微课堂、乡村振兴—助耕助农行动、“欢聚一堂”—“自”然有你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文明实践城乡融合项目清单。

    在今年暑期开展的“自”然有你活动中,邀请60多名城市和农村孩子畅游仲权镇,在宏伟村的稻粱产业园下田摸鱼、在群光村观察桑蚕吐丝结茧、在全胜村钓龙虾,成为城乡融合的“生动注脚”。

    城与乡,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形态。“融合”二字,体现了城乡互融互促、差距逐步缩小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问需于民,制定“需求清单”显得尤其重要。

    今年9月,仲权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通过“川善治”平台,反映了“老年人渴望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很快,自流井区文化馆送来专业广场舞老师,每周到此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自试点以来,该区已在各小区院落、村组举办民情坝坝会160余场次,通过“井管家”“川善治”等平台收集城乡融合发展建议和服务需求,形成需求清单200余条。

   三项融合

    形成文明实践城乡联动模式

    初夏时节,磨子井社区志愿者团队走进竹元村卢大爷家中,采摘并购买了500多公斤滞销的李子。“我已经70多岁了,无法自己采摘,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卢大爷笑着说道。

    2023年,竹元村通过“点单”模式,收集孩子们的兴趣班课程后,发出一份“课程表”。很快,汇东实验学校“接单”,派出老师走进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为孩子们送去篮球、魔术、剪纸、音乐等课程。

    这样的善举,源于该区积极培育多元主体,促进服务融合。充分发挥中心、所、站志愿服务力量作用,通过引入专业服务、部门共建、商家企业联合共建等方式,组建城乡融合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一核多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城乡融合服务主体,以及城乡跨站点单、派单、接单的志愿服务体系,开发出跨城乡文化服务、困境帮扶、“公益+低偿”便民服务等文明实践项目。

    整合多方力量,促进资源融合。该区将卢德铭故居、区委党校、雷婆婆工作室、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等20余个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站点纳入城乡融合阵地清单。建立由场馆专家、党校讲师、理论宣讲队等志愿者组成的城乡融合人才库。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融合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城乡融合工作相结合,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城乡融合发展宣传专栏,通过“微自流井”“自流井云”等融媒体平台刊播宣传报道100余篇。

    深挖特色亮点,促进文化融合。自流井区深入挖掘试点镇村卢德铭、李仲权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尖山、飞龙峡等生态、农旅资源,整合城区“三线建设”、盐业历史、彩灯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城乡文化融合文明实践“精品路线”。同时,开展“追寻红色记忆”“助耕助农”“公益文化研学”等系列融合实践活动,促进城乡文化共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城乡文化有效衔接。

    三个关键

    构建文明实践城乡融合格局

    近期,磨子井社区的李大妈,通过“道德银行”里的积分,在竹元村兑换了当地的农副产品—爱媛38号果冻橙。

    为抓好示范品牌关键,竹元村—磨子井社区率先在两地实现积分互换、文明实践资源及队伍共享、互融活动常态化等,为推广建设提供参考模板。

    目前,在竹元村—磨子井社区融合示范基础上,持续推广到所属仲权镇—五星街的16个村、社区全面融合发展,并以镇街实践所为中心,搭建两地全域融合示范平台,打通16个实践站互融通道,推动镇街全域实践共享。

    抓好实践活动关键。结合文明实践城乡融合项目清单,立足试点所、站辖区实际和特色资源,根据群众需求,筹划“传承农耕文化”“助农帮扶行动”“老城文化记忆公益研学”“雷婆婆公益宣讲”“小小讲解员红色传承人”等一系列融合示范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学生到城区博物馆研学、城区市民认领助农惠农“专属农场”、城区学生到镇村体验农耕生活、理论宣讲、“我们的节日”等城乡融合实践活动300余场次。

    抓好全域融合关键。2022年,试点开始于竹元村与磨子井社区,2023年,工作扩面延伸到仲权镇与五星街。这样的融合还将继续,今年年内,该区将把城乡融合试点推广到所有镇街,荣边镇与东兴寺街道、飞龙峡镇与郭家坳街道、舒坪街道(含农村)与新街“一对一”结对互融,逐步形成专业化、规范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力量和网络,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实现全区镇(街道)、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全面融合发展。(自贡市自流井区委宣传部供图)

当前:A4版(2024年12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