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山歌文化惠民送戏下基层暨省濒危戏曲剧种演出在海门区四甲镇丕岩村举行,为村民们带去了一首又一首耳熟能详的海门山歌。过去一年,海门山歌艺术剧院全年共完成送戏下乡演出近150场,参与各类交流展演活动20多场。
南通海门山歌艺术剧院送戏下乡到农家,一年演出近150场,文化惠民可感可触、实实在在,不仅丰富了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送戏下乡惠民工程的开展,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改善文化民生的现实需要。同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文化也是民生,文化惠民让城乡充满文化活力,开展好群众性文化惠民活动,有利于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在现阶段经济社会条件下,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政府部门和文艺院团责无旁贷。只有坚持文化惠民政策导向,多措并举,大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才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人民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一项政策成败的重要标准。文化惠民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既是出发点,也应该是落脚点。要认识到,增进民生福祉,既有物质方面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让每个人有精神追求。
近年来,越来越多文艺院团积极开展送戏下乡,不但令乡村群众大饱眼福、大过戏瘾,也激发了文艺院团的生机活力,坚定了传承发展传统戏曲的信心。送戏下乡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乡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是培养和扩大观众群体、厚植戏曲传承发展土壤的有效举措。
特别是,各地加大对各类送戏下乡演出活动的扶持力度,一辆辆流动舞台车成为村民们心中的“文化使者”,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更多文化动能。而在传统乡村社会里,正是通过看戏,群众学会了明辨是非善恶、感悟着家国情怀、寄托着美好希望。
进一步看,送戏下乡打开了传统戏曲、地方剧种传承发展的空间。扎根于农耕文明的土壤、吸吮着乡土文化的营养,传统戏曲、地方剧种一定会在观众的热爱中生生不息。正如南通海门山歌及其历史渊源不仅是江海文化溯源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南北岸人民劳动生产、乡俗民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半个多世纪以来,海门山歌从过去的“田间歌谣”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海门山歌剧,并积累了200多部经典剧目,其中的经验和社会文化价值值得研究和借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各地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让优质文化直达基层,丰富了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当然,要让好戏常演不衰,不能光靠“送”,更要靠“种”、靠“教”,在乡村留下戏曲发芽、生长的种子,扩大“送戏下乡”的文化传播效果,进一步激发乡村文艺活力,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