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这个春节不失“礼”

 

    编者按

    2月1日出版的2025年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在万家团圆的春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更能感悟至真至浓的家国情怀,激扬爱国爱家的文明新风。各地相关部门注重宣传好家风,很多家庭也注重传承好家风,让传承好家风成为这个春节的特殊“年礼”。

    上篇: 传承好家风,共享欢乐年

    春节是家族、家庭团圆的喜庆时刻,也是传播、弘扬良好家风的重要时刻。因此,在新春佳节,很多家庭注重家风传承、弘扬,让家人积蓄前行力量、开始新的出发。

    “家庭年会”弘扬良好家风

    1月30日,大年初二,云南省鲁甸县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的顾旭昌家庭举办第16届家庭年会。在年会上,由28个小家庭110多口人组成的大家庭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家庭成员用智慧和文化的火花,自编自演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造就未来,年会上,这个大家庭还为家庭内的优秀学生每人赠送一支钢笔,鼓励他们好好读书,为大家庭和全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家庭的和谐,离不开良好家风和家训的传承与教育。自2009年以来,顾旭昌家庭传承好家风已有16年之久,16年来,长辈谆谆教导,晚辈勤勤恳恳,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在年会上,家庭成员还背诵了家训。家训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教会了他们智、仁、忠、信。

    顾旭昌家庭历来十分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2022年中央宣传部和全国妇联共同表彰的“最美家庭”。自2009年以来,这个由28个小家庭组成、有112口人的大家庭,把家庭年会办成亲人团聚、弘扬良好家风的交流活动,大家聊亲情、聊工作、聊生活,爱党爱国爱家的理念已经根植在家人的内心深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家庭中落地生根。

    “新春团拜会”传承家族美德

    今年春节假期,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团拜会在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河底镇河底村闪亮登场。32张大圆桌排列整齐,320多名光氏宗亲围坐一起,尝佳肴、送祝福。

    作为长期在外工作的光家媳妇,陈霏特意回到家乡,换上庄重的礼服,用家乡的方言担当起主持人。“水有源,树有根,无论走得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血脉亲情。”

    “蛮好蛮好,热闹又开心,我们一家人都来了,第一次大家一起过大年!”光氏家族的光志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河底光氏明末清初徙居本村,历代艰苦奋斗、诚信待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在现代社会中坚守家族传统美德,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光德戊的光氏起源介绍,鼓舞了族人。

    “开席啰!”在吆喝声中,倒一杯好酒,共同为新年干杯。象征和和美美的梅菜扣肉、寓意大吉大利的香酥鸡、取意年年有余的清蒸鲈鱼……煎炸蒸煮间,一道道香气四溢、色香味全、寓意美好的地方特色美食接连出锅,陆续摆满了餐桌。

    光家人辛勤打拼一年,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无论家在本村的、外地的,还是家在城里的,都招呼着老人孩子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起欢喜过大年。为这次团聚忙前忙后耗费不少心血的光德凯说:“这次春节聚会,不仅把一个个温馨的小家串成了和睦的大家,还搭建起家风传承的桥梁和舞台。”

    “家庭春晚”演绎满满幸福感

    1月30日,大年初二,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电业局家属院84岁退休干部袁子亮家歌声飞扬、掌声阵阵,袁子亮老人组织的“家庭春晚”正在进行。本场“春晚”在舞蹈表演《喜庆中国年》中拉开序幕。

    袁子亮说:“‘家庭春晚’是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的仪式,家人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一起叙旧迎新,整个家庭更加有凝聚力、更加和谐,幸福满满。”他还说:“我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抚养我和两个妹妹长大成人。如今,我们一家四代同堂,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要感谢党和政府。举办‘家庭春晚’,一家人在一起传承家风,倡导文明新风,非常开心!”

    “这是我家第13次举办‘春晚’。”袁子亮的女儿袁婧说。

    袁子亮老人编写的《家风歌》《正阳县袁氏家族行为守则》,还入选河南省史志办编纂的《河南省家训家规》丛书。为便于家族成员记忆和运用,他还提炼出袁家16字家训箴言:勤奋做事,诚信待人,乐善好施,孝老爱亲。

    今年72岁的鲁淑艳,是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发展和改革局的退休职工,也是一名老党员。从2018年开始,鲁淑艳一家便坚持办“家庭春晚”。鲁淑艳老人满怀深情地说:“我希望我们家族在今后都能保持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清清白白做人的优良家风。通过‘家庭春晚’这个平台,传承我们的家风,共同为家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1月29日,大年初一,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灯笼坡村吴府的三品堂内张灯结彩,欢声笑语不断,一场由吴家人自导自演的“家庭春晚”正在上演。其中,青少年们专注地朗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声声诵读中,孝道的种子悄然种进他们心间,也让现场的长辈欣慰不已。

    从2017年到现在,吴家的“家庭春晚”已持续举办了近9年,成为传承家风、凝聚亲情的重要平台。

    下篇: 宣讲好家风,倡导新风尚

    近年来,为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全国各地均注重优秀家风家训宣传工作。每逢新春佳节,为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营造文明健康、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很多地方也会开展家风宣讲活动。

    坐标  桐城六尺巷

    新春佳节,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景区张灯结彩,游人如织。

    早上8点刚过,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六尺巷典故中大学士张英的十二世孙张耘,已站在巷口,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六尺巷的故事。

    “为让更多人知道六尺巷的故事,每年春节,我都会来到这里为游客免费讲解。”张耘告诉笔者,今年春节,六尺巷景区单日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礼让家风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桐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在桐城,六尺巷已不仅是一个地名、一个典故,还是一种工作方法。

    2015年,桐城市人民法院孔城法庭率先将六尺巷精神融入诉讼调解,总结提炼出涵盖“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的“六尺巷调解法”,在桐城全市推广应用。此后,“礼让”故事经常在当地上演。

    六尺巷社区面积约0.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200余户,服务人口7080人,邻里矛盾难免发生。张耘说,“邻里间素有‘让他三尺又何妨’的雅量。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帮我们做通了不少工作。”

    “从小听到大的故事,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为人处世。”每每看到这些,张耘总是很欣慰。

    如今,六尺巷景区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流传数百年的故事,通过宣讲与传承,感染着越来越多人……

    坐标  福州三坊七巷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不孝父母,奉神无益”“开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春节期间,每天都有稚嫩的童声从福建省福州市光禄坊刘家大院的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中传出。这些“家风少年”熟练讲解林则徐、林觉民、冰心、严复、郁达夫、沈葆桢等数十位名人的家风家训,春节期间每天服务各地游客约1万人次。

    这批“家风少年”都是小学生,是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培训出的讲解员。春节期间,馆内每天从上午9点免费开放到晚上10点,安排6名“家风少年”轮流讲解。

    从除夕到正月初二,黎明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张堇萱每天都在馆里进行志愿讲解,一天讲解约20场。“虽然少了玩耍的时间,但这样的过年方式,我觉得很难忘,也特别有意义。”她说。

    “小朋友,你太棒了,讲得太好了,让我们了解了三坊七巷的名人故事。”外地游客对张堇萱竖起大拇指。

    坐标  衡水沁园社区家风馆

    2月2日,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沁园社区家风馆。

    “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看着家风馆里的一张张图片和一段段文字,大学生义务讲解员赵子涵跟参观的居民聊起对传承家风的感悟。

    沁园社区家风馆由衡水市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运行,展馆按照中华名门家训、社区家风等不同主题分为9个展区。为让返乡学生加深理解家风内涵,家风馆决定在社区内招募大学生义务讲解员。看到通知后,寒假回家的赵子涵头一个报了名。

    春节期间,家风馆照常开馆,每天都会吸引不少居民前来看展。赵子涵没有和同学聚会,每天都要到家风馆里为人们讲解。“为邻里提供服务的便利店老板刘笑丹、孝老爱亲的张炳辉、义务教授国学知识的王亚红……这些家风故事都是社区居民的真人真事,大家都特别爱听。”每一次讲解,赵子涵都会有新的体会,好家风就需要我们在礼让睦邻、孝老爱亲这些生活点滴中传承。

    大家爱听,就会跟着学。衡水市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金秀说,让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他们建设家风馆的初衷。

    家风教育的滋养,让社区尽开文明之花。春节前,社区里组织开展“干净过大年”“温情过大年”等志愿服务活动。下通知后,只用了一天时间,就组织起了50多名志愿者。

    “社区家风文化氛围越浓,邻里关系就越和谐,居民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王金秀介绍,今年他们将继续依托家风馆,开展更多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传承和传播优良家风,让社区真正成为大伙儿的“家”。

    (综合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和《河北日报》《山西日报》《福州日报》等)

 

    1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繁荣街道的李雁军一家欢聚一堂,通过重温家风家训、感恩家人的付出与陪伴等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欢度新春佳节。

    韩颖群 摄

 

当前:B4版(2025年02月1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