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里的霞姐
◎ 苑广阔

 

    霞姐是我以前在本市一家百货公司的同事。记得那年夏天,我初到公司报到,推开办公室的门,就听见一阵清亮的歌声。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人正站在窗边,对着玻璃轻轻哼唱。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的侧脸上,映得她的笑容格外灿烂。

    “新来的同事吧?”她转过身来,“我叫王霞,大家都叫我霞姐。”她的声音像她的歌声一样清脆,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霞姐是我们办公室的开心果。她总说,生活就像一首歌,有高音也有低音,重要的是唱出自己的味道。午休时间,她常常给我们唱邓丽君的歌,从《甜蜜蜜》到《小城故事》,每一首歌都唱得婉转动人。

    但我知道,霞姐的生活并不像她的歌声那样甜美。有时早上来上班,能看见她的眼睛红肿着,明显是刚刚哭过。这一切,都源于霞姐不争气的丈夫。霞姐的丈夫多年前就没有正式工作了,还喜欢喝酒、打牌,常常夜不归宿,偶尔回家也是满身酒气,两个人免不了就要争吵、打架。公司有同事劝霞姐,实在不行,就把婚离了吧,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霞姐说,她不是没想过离婚,但是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让她放心不下,始终下不了离婚决心。

    后来我离职了,但和霞姐一直在微信上保持着联系。去年秋天,她告诉我终于离婚了。儿子跟了前夫,她带着女儿生活。“没事,”她在电话里笑着说,“至少现在不用天天吵架,心情也比以前舒畅多了。”

    再见霞姐是在市民广场。远远就听见熟悉的歌声,循声望去,一辆改装的三轮车停在广场一角,车上架着音响设备,霞姐正拿着话筒唱歌。她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头发随意地扎着,却比在办公室时更加神采奕奕。

    “小苑来啦!”她看见我,眼睛一亮,“要不要唱一首?”我这才注意到三轮车上还装着一个小显示屏,旁边摆着几把折叠椅。原来这是她的露天卡拉OK摊。

    霞姐告诉我,她喜欢唱歌,但是去专门的KTV唱歌太贵了,即便是白天,一个下午也要五六十元钱。在家自己唱,又没有那种感觉,于是她就买了一辆三轮车,购置了音响设备,白天上班,晚上到广场上来摆摊。没人的时候自己唱,有人的时候给客人唱,10元钱5首歌,生意还不错。

    夜幕降临,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散步的老人停下脚步听她唱歌,有年轻人跃跃欲试地接过话筒。霞姐忙前忙后,调试设备,教客人选歌,时不时自己也唱上一首。她的歌声依然那么动听,比从前多了一份洒脱。

    “现在这样挺好的,”忙里偷闲时,她坐在折叠椅上对我说,“虽然辛苦点,但能养活女儿,还能天天唱歌。”她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你知道吗?有时候晚上收摊回家,看着天上的星星,唱着歌,觉得生活其实挺美的。”

    我望着霞姐的侧脸,突然明白,真正的坚强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能歌唱。她的歌声里,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不屈的勇气,更有对美好梦想的执着追求。

    夜色渐深,广场上的人渐渐散去。霞姐开始收拾设备,准备收摊。我帮她整理话筒线时,听见她轻轻哼着:“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这歌声,是霞姐给生活最美的情书。

当前:B3版(2025年04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