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忽悠广告”,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 江德斌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有关决策部署,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部署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切实清理整治群众反映集中的广告市场乱象,有力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广告是营销工具,也是一种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媒介。广告行业的发展状况,与经济的繁荣兴衰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趋同性。目前我国广告市场非常活跃,但是广告乱象也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各类虚假广告,以忽悠消费者、诱导消费为牟利手段,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还扰乱了消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当前,保健食品、金融理财、教育培训等领域是“忽悠广告”泛滥的“重灾区”。这些领域与亿万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费者每天都在接收大量广告,其中不乏一些“忽悠广告”,欺骗了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名不副实的产品和服务,轻则导致消费者被骗钱,重则戕害消费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忽悠广告”本质上是一种不公平竞争手段,对诚信经营者不利,如果任其不管,容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局面。

    因此,笔者认为,在清理“忽悠广告”时,不能搞“一阵风”行动,要秉持“零容忍”态度,建立长效治理机制。针对民生领域的“忽悠广告”,可实施分类施策的治理方式,同时,既要加强监管执法,清理掉违法违规广告,又要完善治理机制,细化监管工作和执法流程,依法有序整顿广告市场乱象。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的全面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广告营销的主阵地,现在很多“忽悠广告”也都转移到网络上,且花样不断翻新,伪装技巧非常高,消费者难以分辨真伪。因此,在清理“忽悠广告”时,要加大力度打击“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类型的“忽悠广告”,进一步细化互联网广告规范标准,推动平台和商家合规经营。

步步入“坑” 李伟 作

当前:B2版(2025年04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