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好日子养出弱孩子
孙维国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如今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多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体质下滑、运动能力薄弱也引发了“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担忧。反思之下,不难发现,现在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作业、考试、补习班、兴趣班,将孩子的课外时间占得满满当当,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也相对减少了。加之孩子们的日常休闲大多离不开电子产品,长期缺乏运动,体质下降就成了必然,“小眼镜”“小胖墩”也越来越多。

    笔者认为,“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现象,根源还在于体育得到的重视不足。教育要以人为本,这里不仅包括常态化的知识教育,还有生命教育、性教育、挫折教育、安全教育等等,其中,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让孩子获得全面成长,我们不能仅着眼于成绩和升学率,也应该考虑到孩子是不是身强体健、精力充沛,能不能体育达标,有没有一两样喜爱甚至擅长的运动项目?

    当“爬几层楼就气喘吁吁”“吹点风就发烧感冒”成为“家常便饭”时,我们的孩子身上还能迸发出多少青春活力,还能释放出多大的激情和创造力?健康的体魄是幸福人生的基础,改变“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现象,全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

    其实,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比如,当下广泛开展的校园足球,就是强化体育运动意识的一个有力行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使足球运动在中小学生群体中蓬勃开展,许多孩子在踢球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因此,校园足球带给孩子们的不止是运动本身,更有磨练与成长。笔者认为,校园足球的目的不仅在于夯实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其更重要、更深远的意义则在于,通过引导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足球、爱上运动,对轻视体育的错误观念进行纠偏,更好地普及体育文化,营造全民健身氛围的良好氛围,为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基础。

    养成运动习惯,享受运动快乐,不但令“弱孩子”变强,更让体育运动真正地融入日常,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当前:8版(2019年09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