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班主任十多年,我一向感觉自己工作还算负责,管理还算得法,对学生还算关心,在学生心目中应该算得上好老师。但一次作文课,却让我惴惴不安起来。
我让同学们写一篇以“我喜欢的老师”为主题的命题作文。在往届学生作文教学中,我也出过同样的作文题目,往往有很多学生会以我为素材。虽然我知道自己远没有学生写的那样好,但看后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但这次,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全班将近四十名学生,仅有三名写到了我,而且其中一名学生还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喜欢董老师,喜欢她美丽有文采,但我又怕董老师,她对我们太严厉了,几乎看不到老师的笑脸……”
看完学生们的作文,我的脸上像针扎了一样火辣辣的。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学生的作文始终在我脑子里回旋。扪心自问,这些年,为了在学生面前树立“严师”的形象,我的确是笑容少了,批评多了,不知不觉中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远了。难怪学生们基本不找我“告状”,就连班干部给我反映班级问题也是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学生们的这种“惧怕”,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真不见得就是好事。
我何不让学生们也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缺点指出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呢?!
班会上,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们大胆地给我提意见。一时间,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显然对我这突如其来的做法有点儿不知所措。我点了班长的名字,希望他能带个头。班长平时活泼大方的劲头一扫而光,慢腾腾地站起来,脸憋得通红,就是不说话。
看来有我在场,学生们不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尽量用缓和的口吻对学生们说:“大家有什么意见,不要有任何顾虑,都可以上台写在黑板上。”说完,我离开了教室,还把门轻轻关上。
短暂的安静之后,教室内开始有了挪动凳子和走路的脚步声。大约十多分钟后,当我返回教室时,原来干干净净的黑板上,果然有了字体大小不一,内容长短不齐的留言。对着这些稍显凌乱的字迹,我却看得非常认真。仔细逐条看去,学生们的意见除了集中在“严厉”之外,还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像妈妈一样唠叨、布置作业的难度太大、性子急、不兑现承诺……更让我吃惊的是,还有一条说我开车太快,不注意安全。
说真的,我爱唠叨是事实,一件事总怕他们记不住,反复地讲;有时承诺同学们的事,工作一忙,就给忘了;爱人不在家,我每天要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由于赶时间,车子经常会开得较快——我总以为学生们还小,还是孩子,原来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我用手机把黑板上的内容拍下来,向学生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我说:“谢谢同学们的信任,这是大家送给老师最珍贵的礼物。我要把这张照片设置成手机桌面,就让它作为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提醒老师改正缺点,力争做同学们最喜欢的老师。也欢迎同学们随时监督老师的言行。”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