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探究
四川省宣汉县圣灯中学 龚必春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一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但静心思考后逐渐清晰。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目的所采取的各种教学手段,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获得新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重要作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慧和潜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段时间以来我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工作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其中,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是为了学。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需要、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使学生知、情、意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就要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让学生“多思”,脑子动起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教师的问题要恰当,激发起他们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产生疑问,获取知识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感,让他们的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其次,让学生“多说”,口动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对获取新知敢于陈述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开拓思路。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知识的过程。教师要抓住与现实密切联系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多做”,手动起来。鼓励学生勤做笔记,勤做练习题,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加强思品课实践活动

    思品课的教学内容,实践性很强。只有走向生活实践,学生才能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理解和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实践性,是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加强实践的途径有很多。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观察社会,分析实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鼓励学生收看“新闻联播”,阅读各种报刊,从关心国家大事到身边小事入手,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论证,达到“学以致用”。就地取材,指导学生到附近工矿企业、机关进行调查,学生亲身体验,了解社会,可以感受到思想品德学科的实用价值,使思品学科的知识和教育功能得到有机结合。

    加强思品课堂趣味性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授课的艺术。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小品表演、实物观看、图表分析等方法,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让学生在听、说、思、看、演中,学懂、记牢、运用思品知识。

    理论分析可借助例证名言。教师在讲授理论观点时,可以从有趣的例证开始,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理论观点的理解。教材中许多的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现实生活中许多活生生的事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语言表达要生动幽默。教师在讲授知识,阐述观点时,切忌平铺直叙,“风平浪静”。要做到声音起伏,生动形象。教师采用故事和绘画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品理论知识。

    总之,教无定法,尤其思品课教学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只要不懈探索,锐意求新,就能在这方舞台绽放出夺目光彩。

当前:3版(2020年09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