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悠悠亦人生
郭华悦(福建)

    在别的小孩对药房避之唯恐不及时,年幼的我就已经对药香情有独钟了。

    旧时的中药房,多坐落于小巷深处。门是旧式的排门,早上起来,卸下门板,放在一旁;到了夜里,重新安上排门,中药房的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碰上天晴的时候,就把中草药拿出来晒晒。店员每次挑了不同的中草药,轮流着享受阳光的恩泽。于是,每每经过巷子口,那药香便扑鼻而来。在最短的时间里,分辨出药房晒的是哪种中草药,曾是我乐此不疲的游戏。

    我们与药草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儿时,我仅仅是痴迷于中草药的香气。每回,身边有人到药房,我总跟着,图的就是打开小抽屉的那一刻,不同的药香扑面而来。长长吸一口气,顿觉神清气爽。再看着柜台里的人,用一把小巧的秤称药,手指灵活,上下翻飞,那更是赏心悦目。

    后来,我识字了,开始痴迷学习各种中草药的功效。夏天,喝点苦瓜片或者晒干的金银花,火气会消;冬天里,泡点红枸杞,再加点红枣,整个人则温润了起来。于是,对中草药的神奇,不禁心生赞叹。

    而如今,于我而言,中草药更像是一本书。

    不同的中草药,是不同的书。很多中草药的名字,都颇富意味。就像独活,可祛风消寒。但人与物,有时颇有点异曲同工。抱团的,多半是碌碌之众,只能以量取胜;能“独”着,且乐在其中的,多是气场强大。所以,独活尽管是好东西,但气虚体虚之人,却不能服用。一旦“虚”,寡阴,无以和阳,若是服下独活,反倒会过燥。

    所以,别看是一株药草,也像人,也像生活。

    因此,以中草药喻人生,也就成了文人墨客笔下乐此不疲的趣事。各种隐晦的意义借着中草药之性之名,隐隐约约地有了破壳而出的意思。那种欲出而未出的意境,更像是水墨画的风格,话不说十分满,而是留出余韵,供读者听者细细品味。

    药香悠悠,少时用闻,如今却用品。这就像读一本书,年少时流于表面,后来则深入其中。只是,一株药草,一本书,能读出什么,悟到什么程度,还得看有心之人,把内心修到了哪一层。

当前:B3(2021年05月19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