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林缘”
钱国宏(辽宁)

 

    我一直相信缘分的存在,这一点从我爷爷、父亲和我都成为了护林员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我们祖孙三代都和林海结下了缘分,这份“林缘”真是难解难分!

    我的老家位于辽南一个偏僻乡村。爷爷说,以前村子周边全是沙丘,春夏秋三季风沙满天,村里新挖的水井用不到一年便会被沙填满。那时候,爷爷带领乡亲们有规划地在村子周边栽下了四片杨树林、松树林和柳树林,防风固沙,保卫家园。林子栽成后,爷爷自告奋勇当上了第一代护林员。从此,他和奶奶便把家搬到了林子边的沙岗下。一年四季,爷爷行走在四片林子间,风吹日晒,冰冻雨淋,看护着来之不易的林子。在四片林子中走一个来回需要四个多小时,这却是爷爷每天的工作,风雨不误。

    一把铁锹、一把镰刀、一棵幼苗,这三样东西是爷爷的“标配”:只要一发现沙岗上有块空地,爷爷就会补种一棵幼苗。奶奶曾跟我们讲:“你爷爷大半辈子补栽下的树,我大概算过,3万棵,只多不少哩!”在老家的周围,如今已育成了3万多亩的林海,爷爷的坟就在林海的草丛中。爷爷临终时还不忘交代道:“到了那边,我要继续护林!”

    父亲从爷爷手中接过三样“标配”,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父亲当时是粮库的职工,工资待遇很高,而且还住在县城里。可父亲放弃了这些“身外之物”,执意回到乡下老家做一名每月工资只有400元的护林员。为此,母亲没少和父亲闹脾气,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父亲,含着眼泪陪着父亲来到了林海边。

    父亲那一代的护林员当得很艰难。当年爷爷那一代人栽下的幼苗,已经长成了成材林,而一些人受到木材高价的蛊惑,便打起了林子的主意,盗伐滥伐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保住上一代人的劳动成果,也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父亲常年和盗伐滥伐的不法分子作斗争。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家里的柴草垛莫名其妙地被点着、窗玻璃半夜被无端地打砸碎、巡护路上被“三无”黑车疯狂追撵……这些经历成了父亲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可父亲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不肯向那些不法分子妥协和低头。他像座灯塔一样,守候着这片林海。巡视、查检、蹲守、劝阻、报警、配合干警抓捕……虽然受了不少屈挨了不少骂领了不少打,但父亲还是履行了他当护林员第一天上任时的誓言:“守护林海,保卫生态!”

    几年前,组织上调我到家乡的林场工作,于是我成了家族中的第三代护林员。到任后,我对家乡的林场进行了一番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有一部分过熟林亟待更新,一些林地中尚有迹地未垦,林区树种老化,成材率不高,生态效益不够明显。于是,我向林场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经过上级批准,林场采纳并开始实施我的建议。一片片新林出现在家乡人民的视野中,我则戴上“护林员”鲜红的臂标,一年四季行走于林海之中。在我的身后,是日趋美丽的家园和郁郁葱葱的茂密林海!生态环境日渐向好的家乡正在林海的庇护之下,一天天走向小康。抚今追昔,我感慨万千。看着郁郁葱葱的森林和林间嬉戏的野生动物,听着林间传来的松涛和鸟鸣,我难抑心中的爱林情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三代护林情。我家三代护林员选择的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一种对生态的敬畏和对家国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坚信:我的孩子将来必定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护林员,因为我们祖孙几代人的心在那片林海,情在那片林海,根在那片林海!

 

当前:B3(2021年08月18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