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在活动中落地
——农村小学生劳动教育探索与思考
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书香中心小学 李宏龙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分学段提出了劳动教育的要求,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为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加快,部分农村孩子对乡村的情感日益冲淡,以进城离开农村为荣,厌弃农耕农活并伴有不爱劳动、不珍惜粮食等陋习。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们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源泉,成为广大农村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乡村学校小学教师,我在教学工作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现行《语文》《道德与法治》等教材中都有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善于找准教材内容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结合家乡和时代发展,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合理拓展。比如,我在教学古诗《悯农》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让学生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感知劳动的艰辛,学会珍惜粮食。教学《道德与法治》中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时,我组织学生走进村社开展调查,让学生明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引导学生感恩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种“嵌入式”学习渗透,不仅可以更好达成学科教学目标,也能触动小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心理。

    在校内主题活动中落实劳动教育。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劳动能力,组织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学校把校园分成很多个区块,每块地方的环境保洁、绿化美化甚至每一棵树都包干到班,责任到人,让学生体验劳动。利用闲置的校园地块,建设“幸福农场”,在综合实践活动时,让学生参与“劳动课程”体验农耕。班级在教室开辟“种植长廊”,让学生种植一些适宜室内生长的观赏性盆栽植物,责任到人轮流养护。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有兴趣参加也锻炼了劳动技能,还为语文学科习作提供了许多素材。

    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实施劳动教育。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实施,农村涌现出大批劳动致富的创业者。我们联系学校附近的专业种植、养殖基地(柚子基地、花椒基地、生猪养殖场、肉鸡养殖场等)成为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观、研讨劳动过程,探究现代农业与科技的发展,培养科技兴农的意识。农村学校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为了增加孩子们与其监护人的亲情交流,老师动员他们一起饲养一只动物,体验养殖过程中付出耐心与细心,学会与人合作,养成劳动好习惯。近年来,农村的变化很大,可谓日新月异。为此,我们组织学生们经常走进村社开展“携手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乡村振兴献一策”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访问等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农耕农活,感知家乡的变化,厚植乡土情怀,体会到乡邻通过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的幸福感,体会到劳动的光荣。

    其实,农村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还有很多活动可以开展,如:利用网络资源,如引导孩子们收看《大国工匠》等关于劳动创造美好的纪录片;家校联动,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亲子家务劳动、亲子编制、收集古农具等。这些活动,教师、家长也都可通过互联网及时、适当地进行激励评价与展示,以更好激发小学生参与劳动的激情,磨炼劳动品质,养成劳动习惯。

 

当前:3版(2021年11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