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渐浓腊八蒜
马庆民(湖北)

 

    老家的年味儿,是从腊八开始日渐浓起来的。

    腊八当天,每家每户除了要煮一锅腊八粥,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儿——泡上一罐腊八蒜。

    记得小时候,母亲为泡出地道的腊八蒜,往往一进腊月,就会到集市上精心挑选那种紫皮、瓣大且没有生芽的当年大蒜,一辫一辫编得像麻花辫子一样。

    腊八一大早,煮上腊八粥,母亲就忙着将一头头大蒜剪下来,然后动员全家一起去皮。母亲一边将大蒜掰成小瓣,一边让我们猜谜语:“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我那时还不识字,自然猜不出。哥哥姐姐就不一样了,他们一手拿着蒜,一手在桌子上比划着,猜得热火朝天,我干着急插不上嘴,当母亲最后亮出谜底“蒜”时,猜对的哥哥姐姐都欢呼雀跃起来……我悻悻地拿起一头白白胖胖的大蒜,慢慢地掰开,歪着小脑袋仔细地观察着,只见里面有一根“柱子”,蒜瓣紧紧地围绕着这根“柱子”,仿佛我们兄妹几人围坐在一起……正琢磨着,母亲又出了一个谜:“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我腾地一下站起来,毫不犹豫地大声抢答:“还是大蒜。”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一家人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剥出了一盆蒜瓣。母亲用清水把蒜瓣洗净,放在盘中晾干后,再装进盛有米醋的大玻璃瓶中密封起来,最后放到一个温度较低但又不结冰的地方。

    接下来,忙年的母亲总有做不完的事。而我每天都饶有兴味地关注着瓶子里腊八蒜的变化,掰着指头盼望春节的到来。随着气温一天比一天低,雪下了一场又一场,瓶子里的腊八蒜也一天比一天绿。大概二十天左右,瓶子中的蒜瓣已换了新颜,由起初的白到青黄混搭,最终变成了通体碧绿。

    除夕当晚,一盘盘热乎乎的饺子端上饭桌,翡翠碧玉般的腊八蒜就粉墨登场了。母亲会充满仪式感地亲手把腌制腊八蒜的瓶子打开,瞬间香气四溢,蒜味与醋味相互融合,和着那浓浓的年味,香中带酸,酸中微辣,辣中透甜,令我们食欲大增。

    整个春节,腊八蒜都是我们家饭桌上的主打小菜,就着饺子吃,甚是美味,而且它酸脆爽口,能化解掉大鱼大肉的油腻,年节里自然备受欢迎。

    老家有一句顺口溜:“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过去,到了年关,商家开始算大账,各家各户也开始算自家的小账,欠别人多少钱,别人还欠自己多少钱,都有数。但人们往往碍于情面,不好意思直接跟人要债,这时拿着事先腌好的腊八蒜送给对方,什么话也不用说,就都明白了,所以这腊八蒜也有“腊八算”的含义。

    我们不是生意之家,“腊八算”在我家也有不同的寓意。想想那时,日子虽贫寒,却不曾缺衣少食,这自然离不开母亲的精打细算。记得母亲常说:“腊八蒜,腊八蒜,吃了一辈子不受难。”在母亲的心中,吃腊八蒜,不仅因它美味可口,更因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好日子的到来。

    如今我虽远离故土,但每逢腊八,还是会像母亲当年那样,精心腌制一瓶腊八蒜,待到除夕之夜,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回味着幸福的过往,一边打算着美好的未来!

 

当前:3版(2022年0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