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龙 情牵非遗的“守艺人”
武桂成


   

  

  木板烙画——《虎虎生威》

    葫芦烙画——《钟馗像》

    5月24日,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一间简陋的画室里,一位男教师,正凝神聚气地手握电烙笔在一个葫芦上勾画涂抹。淡淡的青烟袅袅升起,不一会儿,一幅“横眉怒目剑出鞘,誓保清气满乾坤”葫芦烙画《钟进士像》终于创作完成。

    “这幅《钟进士像》精心制作了一周时间,是应邀为盐城市2022年廉政建设非遗展创作的一幅作品。”见到笔者,该校美术老师杨志龙起身微笑。

    1975年出生的杨志龙,20岁那年从盐城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毕业,二十多年来,他在民间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追寻,勇于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志龙创作的装饰画《华夏龙腾》入选2000年举办的东台市“中国人寿杯”首届工艺美术节暨“中华龙”集萃展,获铜奖。第一次看到家乡这么多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后,他深深为之震撼,更坚定了运用自己所长,传承东台民间艺术的决心。近年来,他潜心钻研,刻苦学习多项民间艺术,在从事美术教学同时,持续推进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成了他工作的重心。

    要传承得有“本钱”。2003年,从南京艺术学院进修回来的杨志龙,遍访名师,先后向溱湖刻纸省级非遗传承人宋月秋、彩绘葫芦大师王东元、麦秸画艺术家刘用明等名家学习,系统掌握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多项民间艺术。2010年,经组织推荐,他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民间艺术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那里,他又学习了扎染、蜡染、湘绣、陶瓷等民间技艺。作为东台人,他热衷“发绣”艺术的理论研究,2015年,由其参与主编的《东台发绣艺术》一书由江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东台“中国发绣艺术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填补了“发绣”这项传承了数千年的民间技艺的理论空白。

    杨志龙在艺术的道路上还勇于探索创新,2011年,他在彩绘葫芦的基础上,利用废旧酒瓶,创新研发了“宝瓶吉祥脸谱”,并成功申报国家专利。2012年,“宝瓶吉祥脸谱”被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作为最新民间工艺载入《美在盐城·绣盐城》一书中,并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2014年,他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主办,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民间技艺骨干教师培训班,系统学习苏州核雕、桃花坞木刻等民间技艺;2019年,他开始尝试烙画,并在传统烙画的基础上,进行彩绘葫芦和烙画的有机结合,先后创作出一批色彩浓烈、造型独特,极具装饰风格的彩绘烙画葫芦作品。

    作为非遗传承人,杨志龙积极将溱湖刻纸、彩绘葫芦等民间艺术引进课堂,指导学生进行非遗技艺的学习。2013年,作为国家创业培训师的他,以本土民间艺术为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创办的创业社团——“三贤堂艺文合作社”,连续三年在全国、省市创业大赛中获奖。

    2021年,鉴于学校非遗传承工作的出色,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被东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认定为“东台市非遗传承基地”。

    笔者发现,无论是在杨志龙的办公室、画室,还是他家的书房里,都摆满了各种各样他创作的民间工艺品,有造型夸张、色彩斑斓的彩绘葫芦;有构思精巧、配色艳丽的溱湖刻纸;有朴素典雅、浓淡相宜的木板烙画……

    现已成为盐城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职业教育美术学科带头人,盐城市教育书画院特聘书画师的杨志龙,对未来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充满信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将非遗传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民族技艺学习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愿做一名情牵家乡非遗的‘守艺人’,做文化自信的实践者和担当者,带动更多的青年学生,弘扬爱国精神,热爱民族文化,学习民间艺术,努力把地方优秀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使之发扬光大。”

 

当前:A3(2022年05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